如影随形

影子是一个会撒谎的精灵,它在虚空中流浪和等待被发现之间;在存在与不存在之间....

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个人日记 >

价格相差不大,退款也不容易。电动自行车充电

发布时间:2025-10-18 11:12编辑:365bet网页版浏览(78)

    近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发布《关于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行为的提醒和警示》(以下简称《警示》),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行为。但记者走访发现,部分小区电动自行车收费仍不分先后,标识不明确。一些运营商还存在充值容易、退款难的问题,给消费者带来不少困扰。计费方式多种多样,但具体细节尚不清楚。 “我不知道电费是多少,服务费是多少,反正每次结账时显示什么就行。”一大早,广渠家园的居民小张就将充满电的电动车推到车棚外。记者用手机扫码发现,小张充电的充电桩是按电量充电的。电费和服务费未显示。它只是提供了一个时间参考。例如功率为500W至600W,1元可充电约60分钟。用户可以选择充电金额,也可以选择充满后停止。记者致电客服人员,对方表示,刚进小区时,就约定并明确了计费方式。 “这里包含服务费,不单独收取。”在车站西街15号,记者还看到车棚内有一排正在充电的充电桩。充电标准显示,0W至229W(含),1元可充电240分钟; 229W至310W(含),1元可充180分钟; 310W至450W(含),1元可充电150分钟; 450W至600W(含),1元可充电120分钟。 “计费方式是由购买设备的商户设定的,有的按电费计费,有的按双电计费”客服表示,后者无法显示准确的电量和服务费,直接打包账单。充电10分钟后,记者发现MINI程序页面只能找到“远程充电”选项,找不到“取消充电”。无奈之下,只好直接拔掉插头。等待约2分钟后,页面显示充电完成,充电时间固定为12分钟,充电费用 0.62元,退款金额0.38元。明明1块钱就可以充240分钟,为什么短短一段时间就被扣了一大半呢?记者再次拨打了客服电话。经核实,对方回复:“肯定是系统问题。我会把多余的钱还给你。下次遇到此类问题也可以致电我们。”很快,记者发现版面费改为0.05元,退款金额为0.95元,差价按原航线退回。虽然此事已经得到解决,但记者仍不禁要问:制度或标准的问题是无心之失吗?如果不仔细检查或者询问客服,超出的金额可以自动退还吗?在《快乐到家》第一集门口,只遇到免费收费桩的小李表示,自己没有关注服务费问题,现场也没有明确的标志。记者下载APP并注册后发现,这里的桩的收费是按照充电时间收费的,每60分钟收费0.2元。您可以选择从 60 分钟到 600 分钟的不同级别付费。小李表示,如果提前填写,系统会自动退费。根据《警示函》规定,各单位实行价费分离,严格明码标价。查户外自行车设施的收费包括充电电费和服务费,必须分别明码标价,实行价费分离。单位定价是隐藏的,并且按时间收费通常过高。 《警示》还提到,“各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经营单位必须在充电手机计价区、微信公众号、度数等显着位置明确标明收费电价、服务费项目和收费标准,以方便消费者计算。但记者调查发现,部分经营单位并未这样做。在体育场西路二号车棚内,记者看到两 同一个车棚内有多个品牌的充电桩,并现场公布了两者的价格。其中,一则明确显示0.51元/kWh(电费)和0.5元/kWh(服务费)。另一个只写了0.2余电费一个/小时,上门服务费为空。由于该品牌留下的服务电话无人接听,目前尚不清楚该服务费是否从未写入或后来被删除。东壁街特吉特菜市场附近有一个小车棚。由于附近人流车流密集,很容易被忽视。就车位公布的收费标准而言,计算单位原本是“度”。但人为更改后,电费变为0.5103元/千瓦时,服务费为0.3元/小时。记者询问附近居民时,他们普遍表示没有注意到这些差异。相反,记者发现,在城市时尚家居小区停车棚的公示牌上,标准服务费一栏原来是按“小时”计价,现在被手动改为“千瓦时”,即电费0.5103元/千瓦时,服务费0.51元/千瓦时。有什么区别服务费不同定价单位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作为加盟商,记者咨询了一家从事充电桩制造和销售的公司。 “根据新规定,现在要求采用电费与服务费同时收取的方式,但对于如何收取服务费有不同的计划。”工作人员表示,以200W的电动自行车为例,如果以“千瓦时”为计算单位,服务费与电费基本相同。假设充电需要5小时,总共1度电,服务费约为0.5元。但如果以“时间”为计算单位,服务费可以根据功率分为几个等级。 200W以下,服务费为0.15元/小时。如果按5小时计费,服务费为0.75元。如果是300W到400W的话,每小时可以收到0.2元或者0.25元。 “一般来说,服务费是根据时间长度来收取的。“预付费退款退款受阻,设置时限区别对待。”有时是临时充值减半,也没有预付费充值。但平台无法立即充值和支付。只能按照最低门槛充值和退款。除了计费程序不清晰、计价单位混乱之外,复杂的交易流程也让不少消费者感到困扰。在西濠易景社区,车棚里随处可见各运营商安装的电动充电自行车。公共收费标准一般为电费0.5103元/度,服务费0.51元/度。记者尝试扫描了一下 “小绿人”一堆二维码发现,他需要购买一张5元到200元的预付卡积累账户余额并支付使用费,或者花189元开一张月卡。记者选择了一张5元预付卡。充电14分钟后,小程序显示充电费和服务费均为0.05元,总费用为0.1元。当你点击“卡券”时,你会看到还剩4.9元,但无法在页面直接申请退款。记者联系在线客服,但对方总是自动回复:目前有很多人在排队咨询。为了节省您的等待时间,请留下您的订单手机号码并描述您遇到的计费问题。我们看到后会尽快核实并回复您。但记者留下相关信息后并未得到任何回应。于是,记者再次拨打了客服电话。 “如果发生火灾,请按1,如果电池无法取出,请按2,如果设备故障,请按3……”电话接通后,只有一个a自动语音循环播放,从头到尾没有人工客服接听。记者按照提示按下按钮,被告知登录小程序报告问题。至此,退款问题陷入死循环,无解。在黑猫投诉平台上,记者还发现,不少消费者反映无法退款。在万万庄南街附近,记者尝试使用“让开打电话”的方式给电动自行车充电,却被告知至少要充值10元。支付页面有“退出特权套餐方式”和“充值余额”两种选择。前者显示,除了10元“留基金充电方式”外,还有电池测试10%优惠等福利套餐。充电10分钟后,记者打算申请退款剩余的9.97元,却发现可退款余额为0元。当我拨打客服电话时,对方说不能直接申请退款,因为我扣的是充值券,不是余额。 “这次我给你退款了,下次你可以选择充值余额,而不是充值优惠券,这样你就可以自行申请退款了。”在退款说明中,记者还发现显示:如果您的退款金额大于您申请退款时一年内的充值订单总额,我司无法进行网上退款。您需要按照步骤填写相应的支付账户信息,我司将通过线下转账方式进行退款。例如,您申请退款的时间是2022年8月4日。2020年,您在没有消费的情况下总共充值了20元。 2022年6月,你又充值60元。此时账户余额为80元; 2022年7月,您充值一共花费了15元,但您却没有充值一次之后。申请退款时,账户余额为65元。此时账户余额已经超过一年的充值金额,即2022年充值的60元,并且没有在线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