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个人日记 >
人类健康是立国之本——健康中国建设十周年树
发布时间:2025-11-28 11:23编辑:365bet体育投注浏览(71)
人均预期寿命79岁,位居中高收入国家前列; 90%以上的居民可在15分钟内到达最近的医疗点;建成全球最大的医疗服务体系、最大的基层医疗保障体系、最大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2015年到2025年,一系列历史性健康成就标志着中国现代化的速度和温度,谱写了人类健康发展史的新篇章。
“现代化最重要的标志是人民的健康。” “健康是1,其他都是0。”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健康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为建设健康中国提供了根本指导。
人的健康是立身之本,人民的健康是立国之本。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委提出把人民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引领健康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构成新时代的现代运动是广泛而微妙的。
“十五五”建议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健康中国”,就是要广泛凝聚全社会力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为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核心目标取得决定性进展注入活力。
建设健康中国与现代化建设全局相联系
2025年11月10日,是HPV疫苗正式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第一天。在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日月乡卫生院,候诊区排起了长队。
13岁以上女孩可免费接种疫苗!每年为超过1000万人提供健康“保护伞”。宫颈癌,第二常见癌症中国女性对癌症的防治,现在已经有了坚固的防线。
一名妇女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接种九价HPV疫苗(2022年11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英 摄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马丁·泰勒感叹:中国的实践证明,当科学、政治意愿和公共卫生结合在一起时,就能创造奇迹。
把维护人民健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力让健康“1”更加稳定。
2015年,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重大调整,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发展大局,作出制度调整,更好保障人民健康,推出一系列标志性举措。
摘自《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发展》从“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到“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这是健康促进政策不断完善的十年——
党的新时代卫生健康方针已经确立,国家层面首次提出卫生领域中长期战略规划《“健康中国2030”规划》。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金人均财政补助标准逐年提高……卫生健康事业不断进步。
从“以患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正在加速。这是健康绩效快速提升的十年——
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支出的比重下降至26.89%。它已被世界卫生组织证明可以消除疟疾,并经受住了世纪流行病的严重影响……务实过渡。不断改变管理结果。
指标的变化就像健康中国的强劲脉搏。
2024年6月1日,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新生儿病房内,护士正在给新生儿喂奶。新华社记者 刘晓 摄
2024年,全国婴儿死亡率下降到4.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到5.6‰,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4.3/10万,均处于较低水平。
用较少的资源投入,获得较高的服务产出。居民健康主要指标领先于中高收入国家。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医疗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将健康纳入一切政策,需要医疗卫生服务的“小药方”,更需要联通全社会的“大药方”。
库格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气喘等症状,被称为“沉默的杀手”。为防止小病转大病,从2024年起将这种慢性病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今天的血氧饱和度很好,请继续在家氧疗,下周我会给你带肺功能仪上门检测。”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医师陈金峰及时进行了随访。
早发现、早治疗! 2025年11月18日,国家慢性阻塞性肺病本土预防、治疗和管理实施指南公布,为更多患者带来保障。
从“治已病”转向“防未病”、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运动、开展“体重管理年”活动……中国继续从“小切口”做起,努力解决医疗“大问题”。
从预防“小胖子”、“小眼镜”到共建全社会心理健康体系;从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到谱写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新篇章——健康中国,不仅让人民群众就医更加便捷、更加美好,也让人民群众更加有病、更加健康。
快乐背景,写热表
2025年7月18日拍摄的西藏那曲人民医院外景。新华社记者晋美多吉摄
急性胸痛抢救,速生死。但对于唐古拉山麓的那曲牧群来说,这里被冰雪阻挡,平均海拔近4500米,转诊就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随着援藏医生团队的到来,当地心肌梗塞患者的命运在短短几天内被改写。历史。今年5月,那曲县人民医院荣获“国家胸痛中心(本土版)”认证,为雪域高原又增添了一条“家门口的生命通道”。
对于健康的中国来说,什么都不能失去。
“大病可以在省内解决,常见病可以在市县解决,日常头痛发烧可以在乡村解决。”就近看病、就近治疗疾病,是亿万人民的希望,也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方向。
一组表明医疗服务效果的数据——
到2024年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达到109万个;到2025年,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82个国家巡回医疗队将为原住民带来优质医疗服务;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将超5亿人次,减少群众预付费超过5500亿元……
一系列部署,聚焦重点、着眼长远——
壮大原住民,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拓展和浸润以及区域均衡布局;促进检验结果和检测的便利性和互认;补齐短板,开展“儿科心理健康服务年”行动...
让人人享有医疗保障,是中国面临的全球性医改难题。
大山深处,重庆云阳县水口镇叶赫社区。面对村民突发的胸痛,杜海兵医生立即进行了心电图检查,结果同时发送至县心电图诊断中心。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医院在转盘上公布药品、耗材价格(2020年11月24日摄)。习 摄新华通讯社记者 江克红
看病变得更加方便,药品价格下降,报销增加。这一幕,是三明医改经验不断拓展的例证。
从片区试点到全国推广,推动医疗、医保、医药协调发展和管理,医改不断走向深水区。
药品和消耗品加价已完全取消。多批次国家组织药品采购涵盖490种药品。心脏支架、人工关节等各类高值耗材经过集中采购后价格下降了50%以上。
医疗机构开展了大量微创手术和日间手术,入院和实验室检查的等待时间大大缩短。全国每千人托儿所拥有量达到4.73,免费陪护照护服务试行……多维度发力,改革同向而行。
2024年12月27日,医疗专家在黑龙江省黑河市瑷珲区新生鄂伦春乡卫生院开展义诊活动。新华社发(张丹 摄)
当健康成为发展的基础,幸福就有了更坚实的基础。
“以前拍过肺部照片吗?我们医院可以传到外省。”
2025年11月20日,全国医保影像云跨省审核启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全科副主任医师刘庆一边对着电脑询问来自河北的患者。
去外地就医时,无需携带厚厚一叠胶片,也可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国家医保局大数据中心预计,2027年底,全国医保影像云将实现“一张网”。
经过十年征程,健康中国已从计划走进千家万户,已达到价格降低的药品目录、更优质的诊疗服务、社区医院护理随访等。
不断迈向全体发展新高度
从应对常见疾病到保护罕见疾病,阳光照耀着过去被忽视的角落。
对于难治性癫痫来说,轻微的感冒就可以住进ICU,甚至毁掉一个家庭。如今,10岁的患者亮亮按时服药,病少了,家人的笑容也每天多了。
从进口到国产,从完全自费到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救命药”氯巴占片ET 为数千个有孩子的家庭搭建了生命线。
“将健康纳入所有政策,人们将共同贡献、分享。”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引推动健康中国建设一路前行。
2025年10月23日,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马商街道金石社区,老人护理人员上门提供健康监测服务。您的联系方式数据可以通过手机与亲人同步。新华社记者 朱政 摄
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数量超过3亿。养老是全球“必须回答的问题”。如何解决问题?
浙江绍兴柯桥区86岁老人沉来水最近使用了社区配备的智能监控套件。他将享受24小时健康监测、远程会诊和家庭紧急救援服务。
到2027年底,全县基本实现医养结合全覆盖。到2030年,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室比例达到90%;推广长期护理保险,完善残疾、痴呆老人护理体系……“中医”正努力守护“红血”。
如果你想活得更久,你还必须保持健康。传统医学展现新美。
2024年12月3日,2024年世界传统医学大会中医体验区,来自英国的客人(前)体验中医理疗。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2024年世界传统医学大会上,多国嘉宾品尝“新老制”中药茶,体验VR中药问诊。
传统医学焕然一新:太极、提布依坦药法等被纳入第11次修订的国际疾病分类,中医药历史性地进入世界主流医疗体系。
到2030年,在全球公共卫生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中医诊所;研究出台中药材种植、养殖、采集技术标准;而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和“走出去”……回答时代问题,“中华瑰宝”将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今年4月,中国健康专项行动由15项增至18项,新增健康体重管理行动、健康乡村发展行动、中国健康传统促进行动等,着力构建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保障。
从从“有病有医”到“有病有良医”,考验着中华医学界的智慧和信念。
2025年8月19日是第八个中国医生节。这是北京协和医院东单院区为护理人员举办的义诊活动。新华社记者 张宇伟 摄
8月19日是中国医师节。这一体现对医生尊重和关爱、促进行业自律的庆祝活动已连续举办八年。
加快培养全科医生、公共卫生医师、护理人员和康复专家,让基层有“医生、好医生”;建立更加科学的职业发展和激励机制,让医生“安心、乐于奉献”……尊重的背后,加速激发医务人员队伍成为健康的“守门人”。
“到2035年建设健康中国的历史任务困难很大,前景光明。”国家卫健委主任雷海潮表示,我们将努力提供公平、可及、系统、持续、优质、高效的卫生服务,力争到2030年实现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接近80岁,为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标志性贡献。
2025年3月21日,陕西省西安市曲江第六小学,学生们在阳光体育课间活动中表演自编版八段锦。新华社记者 邵睿 摄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十五运会覆盖13天、19个城市,关注全民健身热情。从体育强国到健康中国,人民健康、人民健身、人民幸福是同一条线的。
人民健康是一切的基础社会文明与发展。拥有健康的人民,就意味着拥有更强的综合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从探寻“有什么”到追寻“好不好”,我们将继续建设健康中国,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为人类健康福祉!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