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影随形

影子是一个会撒谎的精灵,它在虚空中流浪和等待被发现之间;在存在与不存在之间....

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模板分享 > 国外 >

【“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答卷】走向绿色,我国

发布时间:2025-10-23 11:44编辑:365bet体育注册浏览(88)

    央视新闻(新闻联播):无人居住的沙漠、沙漠、荒滩变身巨大发电厂,绵延千里,清洁能源毫秒级从东到西“闪现”。 “十四五”以来,中国追求“绿色”,在千山万水间铺展开绿色能源转型的壮丽画卷,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格局被改写。 这是太阳从沙海上升起的时刻。 27,000 个定日镜同时被唤醒。这里每年发电量相当于替代煤炭56万吨。 当风吹过高原时,93米长的叶片加速旋转,每旋转一次产生的电力足够一家三口使用两天。 据此,中国每年发电量超过10万亿千瓦时,占世界发电量的1/3。电子设备所用电量的整个社会,每3度电就有1度电来自于风、阳光、水和水。 这是世界上最大、最遥远的绿色奇迹。 长江干流上,六座大型水电站隔江而立,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在“沙格皇”新能源基地,昔日寸草不生的土地,如今变成了蓝色的光伏海洋。 “十四五”规划布局的9个清洁能源基地中有7个在西部地区。如果把过去五年全国新增的光伏板摊开来看,总面积可覆盖53万个足球场;如果将新增的风力发电机叶片依次连接起来,其长度相当于从中国最宽的地方到最远的地方走一个来回。 “十四五”特高压“能源大动脉”也打破地域壁垒,加速发展。在过去的五年里,已建成特高压线路19条,形成超级输电网络。如今,西电东送跨区域输送增长70%,西电绿色电力支撑了东中部地区五分之一的电力需求。新能源存储最早出现在五年规划中。依靠重力和压缩空气储存,“巨型充电宝”大规模参与今年夏天的“迎峰度夏”行动,为电网应对“高峰时刻”插上“一针”。 如今,我国已建成规模最大、最完善的新能源产业链,“十四五”非化石能源消费占20%的目标已如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