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影随形

影子是一个会撒谎的精灵,它在虚空中流浪和等待被发现之间;在存在与不存在之间....

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个人日记 >

红色资源高效​​利用的讲解技巧

发布时间:2025-11-11 11:19编辑:365bet网址浏览(73)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通讯员易荣波 李毅 深秋,大悟山林尽染,红叶红旗相得益彰。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世代传承红色山河”的重要指示精神,2025湖北红色旅游季暨第三届“红旗飘大别山”主题交流活动于11月8日至9日在湖北省孝感市举行。聚集大别山基地举办“大别山红娃”故事大赛、红色情景剧《1946·中原突围》演出、红色旅游驾车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活动,为传播红色崇拜唱响时代之歌是的。 自2023年举办首届“红旗飞大别山”活动以来,这一区域性红色文化遗产活动成为大悟县联动大别山南北众多县市讲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故事,教育引导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年追随青年、跟党走,在鄂豫皖书写红色文化“存好、传好、用好”的明确答卷。 “大别山红娃”定义红色文化代际传承 8日上午,“大别山红旗飘扬”交流活动主题之一是“大别山红儿女说:革命评书文化中的战争记忆”故事会。来自14个县市的“大别山红色孩子”轮流上演红色故事大赛。 “在你看到的照片中,那个有着头颅的年轻人前排中间稍低的d名叫盛国华。而在这帧定格的时间之外,还有一个名字、一份深情、一份遗憾。她就是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记者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大别山大武县宣化店镇中学六年级学生刘一凡,饱含深情地讲述了革命文化文化的故事,赢得了阵阵掌声。作为“大别山红娃”宣传队成员,他凭借《永不坠落的楚天之鹰》的讲述,在2025年孝感市“红领巾解说员”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我是河南省光山县的‘红宝贝’解说员,邓颖超祖籍的红领巾解说员,每天给游客讲述邓奶奶的光辉事迹…… “在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里,有唯一保存完好的蓝色青铜像。《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土地法》(也是多年前亿万农民和亿万农民财产改编的活生生见证。)河南省新县“红娃”陈新一讲述了青砖墙上土地法的故事。 “红色故事被青年学子们讲述,让大别山精神走进他们的心里,让红色文化代代相传,激发了各县市参与本次交流活动的强烈愿望。”大悟县赛事组织负责人介绍,“各县市在参赛准备过程中,都进行了‘大别山红瓦红色故事选拔赛’,选出最多代表参赛。” 大悟县开展“红色小导游”培训2021年,共培训5批800余名青少年,开展技能培训27场次,完成志愿者讲解2000余人次,服务游客观众5万余人次。 《我们用‘选择’训练技能——考核技能——技能”四步法,让孩子从“故事听者”转变为“故事讲述者”故事教程,将红色教育融入校园生活。 “破圈”为红色文化传承寻找新路径 8日下午,在宣化店镇河西村中原军区干部学校旧址前,“新四军战士”升旗宣誓,高呼“生存第一、胜利第一”——这是由武汉传媒学院创作、组织的进军红色情节剧《1946中原突围》的首演场景。 作为“大别山红旗飘扬”活动的主要剧目,该剧采用了“真实还原、还原真实”的创新表现形式。“生动沉浸、专业协作”,将70多年前的革命历史真实还原,充满革命精神,吸引数百名游客驻足观看。 与传统剧场的固定舞台不同,该剧直接利用河西村干部学校、中原军区食堂等10多处革命老旧址作为“流动舞台”。它不设置虚拟布景,而是根据历史资料还原灯笼、战斗地图等物品。游客可以沿着突围路从“宣誓动员”到“军民共煮野菜饭”,一步步走来,充分感受历史场景。 游客李女士拿起厨师送的粗糙瓷碗,感叹道:“碗沿的磨损和粥里的颗粒,让‘军民福祉阿巴’不再是一句口号。”它是大别山鄂豫皖革命老区众多县市转型红色旅游、传承红色文化的一个缩影。在2025年鄂豫皖主流网络媒体巡演中,三省记者通过直播、视频博客等形式,使“大别山红旗飘扬”话题阅读量超过1亿次。 在大悟县,青年表达成为红色文化融入当代文旅、“破圈”的关键。去年,大悟推出了“红歌响大悟山”快闪系列,将《新四军军歌》、《三大纪律八个注意事项》与学生纪念馆、合唱团的实际风光相结合。榕县媒体中心制作的多款相关短视频在抖音等平台获得了超过100万的点赞,让游客真正体验到感受当地红色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区域合作拓展红色文化遗产世界 “当我在野外唱起《新四军军歌》时,没想到身边有这么多游客在唱。飞越大别山”和《金秋时节——大悟赏红叶》草原音乐演出重聚后,很多人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红旗飘大别山”主题交流活动成为鄂豫皖三省共同拓展红色文化传承的新天地。 2023年7月中午,首届“红旗飘扬大别山”交流活动中,湖北、河南、安徽三省12个县(市、区)共同发起大别山振兴发展合作倡议。大悟县牵头推进三省打破地域壁垒,加强区域合作,打造“文旅”文化遗产合作红色典范,促进共同繁荣。 此后,在区域联动的环境下,三省游客纷纷涌向位于大悟县百果树湾村的历史悠久的新四军第五师纪念馆。昔日的“抗战小延安”是国家4A级景区,2024年接待游客将达到30万人次,其中红色学生15万人次。 参加本次交流活动的大悟县文旅投资公司董事长梁锦林表示:“我们已投入逾4000万元修复28处古迹,新增3D数字区,让红色文化遗产成为推动文旅产业发展的‘引擎’。” 2024年9月第二届“大别山红旗飘扬”社区活动举办了交流活动。湖北、河南、安徽四省文化和旅游部门签署《大别山区域文化旅游合作联盟框架协议》,对接河南罗山、安徽环山、湖北大悟等地红色资源,打造“红绿旅游圈”。 大悟沿线已开发出346国道、马珠高速公路精品旅游线路,每年吸引跨区游客超过150万人次;在河南罗山县,红二十五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项目正在全速推进,霍家冲学院、长征纪念广场、烈士陵园、长征步道等项目已竣工。 何家冲作为红二十五军长征的起点,依托独特的红色资源优势,开展红色考察游活动。每年接待游客70万人次,成为旅游胜地的热门“打卡地”教育旅游。安徽岳西县启动了“红军路复试”等学习项目。 5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将全县红色资源串联起来。游客在体验中可以感受到革命历史的厚重和雷多夫文化的光辉。 今年,第三届“红旗飘扬大别山”活动成功举办。三省14县联合启动大别山红色文化遗产协作行动。 “红色引领、融合发展”大别山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举行。 18个以红色文化遗产为主线的项目签约,协议吸引投资137.96亿元。 从“大别山红孩子”宣讲传承精神,到连接三省共建品牌,再到文旅融合直播主题传播活动启动由湖北大悟县发起、连续举办三年,为老区发展打造了传播红色文化的“精神密码”。也为革命老区将“红色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大悟样本”。 正如传承大悟红色文化的“新火爷爷”陈一万所说:“大别山的红旗不仅飘扬在历史的进程中,也飘扬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